跟王阳明学修心
(相关资料图)
阳明心学爱好者的集聚地
关注
新的一天,新的修心。茫茫公众号,感谢您选择了“跟王阳明学修心”。
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,不想错过精彩分享,不妨点击上方蓝色字体“跟王阳明学修心”☞点击右上角“…”☞点选“设为星标★”将我们置顶。如果这里的文字让您触动,请为它轻触文末的“分享”及“在看”,让更多人一起“跟王阳明学修心”!
在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,你生活得充实愉快吗?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吗?
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,人心浮躁、众声喧哗,很多人不是跟风、就是吐槽。常常外界的一件小事儿、一种现象,就能够投射人们内心的阴暗面和负能量。
可见,内心不够坚定的人,稍有风吹草动,便容易风声鹤唳、四面楚歌。
配图| 绿暗红稀雨如烟
01
修炼包容外界、掌控自己的能力
阳明先生经常引用《中庸》里的一句话:“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。君子无入耳不自得焉。”
意思是,无论富贵还是贫贱,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,无论身居高位还是低谷,一个君子都应该始终保持一致,自足快乐。
心不随境转,而让境随心转,宁静于内、无敌于外,这其实是一种需要不断修炼的心功。
阳明先生有段简明精要、易于传播的“四句教”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
这话简单理解就是:心怀一把尺子、一种信仰,从此以后,你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心,按照自己所知道的真、善、美,去规范言行举止,去指导做人做事。
配图| 绿暗红稀雨如烟
02
人生有梦不觉寒
为什么要追求真善美?要在行动实践中坚持修行呢?因为不修不知道,修了知奇妙。
对此,阳明先生在《传习录》中用“岩中花树”做了精彩的比喻与论述:
据说,一次他与朋友同游南镇,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:“天下无心外之物,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,于我心亦何相关?”先生回答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既来看此花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。”
阳明先生走过了能文善武、砥砺心性、成就事业、修行不辍的一生,最终离世时给身边的弟子家人只微笑着留下八个字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”
人生有梦不觉寒,此心光明万物生。自觉功德圆满的一生,足以欣慰地告别,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,还有什么必要多说呢?
配图| 绿暗红稀雨如烟
03
此心光明万物生
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现实意义便是——每个人都应该唤醒自己内心沉睡中的、被遮蔽的光亮,都应该自力更生地去做一个或许平凡但不失尊严的、内心强大的普通人。
就如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,“勿意,勿必,勿固,勿我”,以及像成汤《盘铭》所说的那样,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人需要进步,需要超越,需要奋力创造新的自我,走出自我的狭隘与偏执,走出所见所闻附加给你的井蛙之见,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格局,才能感觉到太阳每天都是新鲜的,每天都会拥抱一个新生的、成长中的自我。
罗曼·罗兰说: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候,只是永不被黑暗掩蔽罢了;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
所以,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,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。你不必害怕沉沦,只要你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,明日便会是艳阳天。
漫漫征途中,拨云散雾,还得先点亮自己的一盏心灯来照亮脚下的旅程,还得靠自己坚实过硬的心功来践行。即使有一天世界变成了荒漠,你也要在心中稳稳站立阳明先生的那一株“岩中花树”。
点亮“在看”,与君共勉。让我们一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文字 | 网络
配图| 绿暗红稀雨如烟 微博
版权说明:本公众号转载文章及使用配图旨在学习交流,均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部分转发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,作者不详。有明确出处的会署作者名称,如未标注,敬请原作者后台联系我们,议定合作或删除,我们将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,非常感谢!
往期精彩回顾
跟王阳明学修心
ID:ymwxyjzx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
阅读原文,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
若是喜欢,点个“在看”
Copyright 2015-2022 中公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